找到相关内容640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宗与文人画(2)

    戏鸿堂藁自序》中谓: “至岁丙戌(1586年,时年92岁)读曹洞语录。”《容台文集》卷四还记有他为“嵩山少林寺赐紫住持曹洞正宗第二十六代禅师道公”作过“碑铭”。《明史》本传也载:“董氏性和易,通禅理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864955.html
  • 太虚法师著:中国佛学(1)

    机缘不投,达摩乃潜度北上。志公对武帝说:“达摩是观音菩萨化身”。帝拟遣人追问,志公曰:“阖国人追去亦不能回矣严”!  达摩北上至嵩山少林寺,便面壁而坐,终日默然。时有神光,系一中年博文善讲之士,闻达摩之...禅功甚高,为佛陀禅师所印证,叹为希有,深得时主之敬信,其所现之神用颇多。觉贤虽从事翻译,以弘禅法为主。魏孝文帝崇敬佛陀扇多,造少林寺授徒修禅,还有昙摩耶舍亦在江陵大弘禅业。僧稠从佛陀弟子道房习禅,其禅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4665237.html
  • 佛教成语汇编(三)

    ,也不过于含蓄。近义词:若即若离。  有关禅修的成语:  面壁九年  指菩提达磨面壁九年之故事。又作达磨面壁九年、九年面壁。据祖庭事苑卷三载,达磨寓止嵩山少林寺时,面壁凝坐,终日默然,如是九年,人称之壁观婆罗门。然历代法宝记则载其居嵩山唯有六年;九年之语恐系传法正宗记卷五之说,谓达磨于梁普通元年(520)寓止嵩山,至大通二年(528)入灭,其间共九年。后世禅宗门人遂自然拈出九年之说,而有‘面壁九年...

    慧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1065495.html
  • 六祖与国恩寺

    梁武帝。迎请达摩上京供养。后因因缘不成熟,离京独自上嵩山少林寺面壁,终日默然,后人称其为壁观婆罗门。后有僧人名叫神光往少林晨夕参承,而达摩祖师则终日端坐面壁。时值大雪天,神光于洞前侍立一夜,积雪过膝,祖师...

    释如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2365644.html
  • 宝藏岩楹联柱联译白(2)

    《剑南诗稿》中注解说:“绍兴初,僧唤客茶各随意多少,谓之自在茶,今遂成俗。”  传说,南朝梁普通八年(五二七)来到中国的达摩祖师(?──五三六),在嵩山少林寺面壁打坐九年期间,时常因打瞌睡而苦恼,于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3265971.html
  • 椤伽宗考

    年后的《宝林传》却能详说他死的年月日和死时的岁数,这真是崔述说的“世愈后而事愈详”了!   帐灯录》又根据《宝林传》,说达摩在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,神光(《宝林传》捏造慧可初名神光)朝夕参承,莫闻...多利益。资州智说,白松山刘主簿,兼有文性;华州智藏,随州玄约,忆不见之;嵩山老安深有道行;潞州法如,韶州惠能,扬州高丽僧智德,此并堪为人师,但一方人物。越州义方,仍使讲说。”又语玄晴日,“汝之兼行,善...

    胡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3666353.html
  • 云南鸡足山的崛起及其主要禅系

    再看范本尤其是高本《鸡足山志》有关石钟寺的记载:明永乐、正统间少林寺僧了通、了晓重建;弘治间圆明再修;万历间周辉建毗卢阁;康熙庚戌僧洪舒、广睿重建后阁,其中了、圆、周、洪(宏)、广四字,在雪庭演派的前15字中都出现,这就说明,明清时期见于记载的石钟寺僧的名号,与河南嵩山少林寺雪庭福裕禅师演派字诀相符,鸡足山石钟寺的禅系,确实源自少林寺。诸本《鸡足山志》记载明永乐、正统间少林寺重建或重修石钟寺是可信的...

    侯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5566995.html
  • 拈花微笑——禅学起源

    mdash;4叨年)来华。因性爱幽楼,林谷是托,曾数度人嵩岳,因而孝文帝为之在少室山建立寺院,即著名的嵩山少林寺。佛陀禅师在少林寺传授禅法,四方闻风而来习禅者常达数百,于是少林寺以禅法而著称。   僧稠...,据说是源于菩提达摩(摩一作磨)。相传达摩于梁武帝时由南印度泛海东来,经广州而来到当时梁的都城建康(今南京)。因与梁武帝机缘不契,遂离开南京渡江北上,来到了北魏境内,在河南洛阳、嵩山一带传授禅法。由于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2967195.html
  • 菩提达摩事迹评述

    伽蓝记》卷一)。后到嵩山少林寺, “面壁而坐,终日默然,人莫之测,谓之壁观婆罗门”(《景德传灯录》卷第三)。在此期间,收弟子慧可,有慧可“立雪断臂”的故事流行于世。  之后,他与弟子继续北行传法(《续...

    刘太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4767279.html
  • 入唐求法:铸造新罗僧侣佛教人生的辉煌

    如故。此后赴嵩山少林寺,又临终南山“登万仞之峰,弭松实而止观,寂寂者三年”。大和四年返回新罗,进而创立了智异山禅门。   综合《景德传灯录》、《祖堂集》等史料记载,何劲松氏认为玄昱禅师元和四年(809)...

    拜根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2767564.html